.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B.首过效应C.CssD.VdE.AUC
14设计给药方案时具有重要意义B
1
f15存在饱和和置换现象A
16可反映药物吸收程度E
17开展治疗药物监测主要的目的是()
A对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的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从而获得最佳治疗剂量,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B处理不良反应C进行新药药动学参数计算D进行药效学的探讨E评价新药的安全性
18下例给药途径,按吸收速度快慢排列正确的是()
A吸入>舌下>口服>肌注B吸入>舌下>肌注>皮下
C舌下>吸入>肌注>口服D舌下>吸入>口服>皮下
E直肠>舌下>肌注>皮肤
19血浆白蛋白与药物发生结合后,正确的描述是(
)
A药物与血浆白蛋白结合是不可逆的
B药物暂时失去药理学活性
C肝硬化、营养不良等病理状态不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情况
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不利于药物吸收
E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药效作用时间缩短
20不正确的描述是
()
A.胃肠道给药存在着首过效应B.舌下给药存在着明显的首过效应
C.直肠给药可避开首过效应D.消除过程包括代谢和排泄E.Vd大小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窄程度
21下面哪个药物不是目前临床常须进行TDM的药物()
A地高辛B庆大霉素C氨茶碱D普罗帕酮E丙戊酸钠
22、下面哪个测定方法不是供临床血药浓度测定的方法()
A高效液相色谱法B气相色谱法C荧光偏振免疫法D质谱法
E放射免疫法
23多剂量给药时,TDM的取样时间是:()
A稳态后的峰浓度,下一次用药后2小时B稳态后的峰浓度,下一次用药前1小时
C稳态后的谷浓度,下一次给药前
D稳态后的峰浓度,下一次用药前
E稳态后的谷浓度,下一次用药前1小时
24关于是否进行TDM的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
A病人是否使用了适用其病症的合适药物?B血药浓度与药效间的关系是否适用于病情?
C药物对于此类病症的有效范围是否很窄?D疗程长短是否能使病人在治疗期间受益于TDM?
E血药浓度测定的结果是否会显著改变临床决策并提供更多的信息?
25地高辛药物浓度超过多少应考虑是否药物中毒()
A.10
gml
B15
gml
C20
gml
D30
gml
E25
gml
26茶碱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正确的是()
A.010μgml
B1530μgml
C510μgml
D1020μgml
E515μgml
27哪两个药物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
A茶碱、苯妥英钠B地高辛、丙戊酸钠C茶碱、地高辛D丙戊酸、苯妥英钠E安定、茶碱
28受体是:()
A所有药物的结合部位B通过离子通道引起效应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