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上端,在插入墙内的顶板负弯矩钢筋的端头之下(图十五)。
图十五墙体施工缝留置
缝形式
图十六施工
防治措施:施工缝的形式分:凸缝、凹缝、V型缝、阶梯缝等(图十六)。施工时要选择正确位置和形式留置施工缝。
14
f(三)顶板通病一现象:板柱结构顶板施工时,上层或下层双向钢筋的位置颠倒放置。分析:人防工程板柱结构的受力计算与普通双向板受力计算不同,长向钢筋为主受力筋(图十七),一般的设计图纸都有标明X,Y方向钢筋位置关系,施工人员往往习惯性的按照双向板短向为主受力筋配置顶板钢筋,造成错误。
图十七板柱结构顶板钢筋位置关系
防治措施:一般情况下,顶板的上层或下层双向钢筋,与长边平行的钢筋布置到钢筋网的最外侧,现场施工人员一定要搞清楚位置关系,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对于已经完成绑扎而位置颠倒且返工困难的,可以请设计单位根据情况核算,用短附筋补强。
通病二现象:未设置人防门吊钩,或者吊钩的规格和位置错误。分析:由于人防门的门扇很重,吊钩的作用是在安装门扇时协助起吊,方便门扇运输和位置调整。这种通病现象在人防工程建设过程中时有发生,主体施工单位认为这是人防设备生产厂家的事情,两个单位配合不密切,给后期门扇安装带来很大的困难。
15
f防治措施:人防门的门扇吊钩应钩住顶板的上层钢筋,吊钩应放置在门扇宽度的中点以门轴转过45o处(图十八)。不同型号的人防门的吊钩规格应按设计图纸说明中设置,图纸中未进行详细说明的可按(表一)设置,或预埋φ20以上吊钩。吊钩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制作。
图十八门扇吊环位置及规
格
表一吊钩规格
表
(四)其他土建专业通病通病一现象:板、墙的箍筋(拉结筋)数量不足,没按梅花形布置。墙板拉结筋弯钩长度不够,角度不够,弯钩角度偏小。分析:在核爆动荷载作用下,结构瞬间受正负荷载作用,受拉和受压钢筋的作用发生相互转换。墙板箍筋(拉结筋)可保证受拉筋和受压筋的共同作用。防护结构利用了钢筋混凝土的弹塑性工作阶段,允许混凝土产生裂缝,塑性铰部位可能有局部混凝土破碎震落。
16
f密置的墙板箍筋(拉结筋)可防止碎块脱落,保持混凝土的整体性。以保证构件在延性状态下发挥作用。墙板箍筋必须勾在墙板两侧钢筋网的十字交叉点上,不设或少设墙板箍筋(拉结筋)必将降低结构的抗力(图十九)。有的施工单位嫌麻烦,认为墙板的箍筋(拉结筋)设置这么密没什么必要,因而大大减少了墙板箍筋(拉结筋)的数量,墙板箍筋下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