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心血管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特征与护理措施
【关键词】心血管病心理特征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新的健康定义内涵的深化,护理工作日趋复杂,护士职能范围也日益扩大。通常认为,患者才是我们唯一的护理对象,从而往往忽略了患者家属。孰不知,家属的心理变化也间接地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与康复,现将我科2007年对50例心血管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特征进行的调查分析,采取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7年810月住院的内科心血管病患者家属,男30例,女20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岁。
12方法采用书面问卷法,发放问卷50份,回收45份,回收率95。
2结果
21抑郁焦虑有85的患者家属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表现为:①对患者病情的悲观;②失眠、乏力;③食欲不振;④伴发各种躯体症状包括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血压升高、心跳加速、胸闷、呼吸困难、头痛、多尿、腹泻等。
22恐惧10的患者家属出现恐惧心理,担心患者突然发生猝死,表现为:①易激动;②紧张不安;③心慌、出冷汗等。
3讨论
f重视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要想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必须先了解家属的心理状态,根据心
理状态的程度、性质,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正确对待患者家属,使家属积极配合治疗。
4护理措施
乏力、失眠是患者家属出现频率最高的抑郁焦虑症状,约占90。针对这一症状,主要是多休息。因此,在病区内为患者家属安置备用床,保持病区肃静,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建议家属选择合理的饮食,鼓励多进食,思想放松,正确对待疾病的发展变化。各种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
护士应洞悉家属的各种心理状况,注意察言观色,主动接近家属。提高护理的语言技巧,多与家属交谈,做到态度真诚、亲切、语言委婉。由于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对病情难免产生歪曲的判断,因此护士的言行举止稍有不慎,就会加重家属的焦虑、恐惧程度。此时,我们护士必须做好各种宣教工作,耐心解答家属的各种疑问,与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以清除他们的各种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