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
轧制退火后316L奥氏体不锈钢晶界特征分布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2012年6月
f摘要
1984年Wata
abe首次提出了“晶界设计与控制”思想指出采用适当工艺可以增加多晶体中重合位置点阵Coi
cide
ceSiteLatticeCSL晶界的数量从而提高材料的强韧性能。1995年Li
等人第一次通过实验研究评估了“晶界设计和控制”对块体材料抗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把它发展为晶界工程。因此,“晶界工程”对优化316L奥氏体不锈钢抗腐蚀性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初步研究了,316L奥氏体不锈钢经“晶界工程”处理的5个试样(25变形量1000℃退火:2h(1)、24h(2);25变形量1000℃退火:2h(3)、6h(4)、24h(5)。)。他们经不同冷轧小变形和退火时间的处理。1与2对比,3、4与5对比,得出同一变形量和退火温度条件下,退火时间对优化效果的影响。1与3对比,2与5对比,得出同一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条件下,变形量对优化效果的影响。利用奥林巴斯AOLYMPUSGX51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原始态样品和5个处理的试样的晶界特征分布,然后对5个处理的试样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得出OIM图、GBSB图、CSLB图。通过,对比原始态试样与5个处理试样的图样,用以证明经过经“晶界工程”处理的5个试样晶界是否得到优化。经过对5个处理试样的EBSD图样,横行和纵向对比,得出想要得出的结论。实验表明,“晶界工程”处理样品的特殊晶界比例比原始态的要大;同一变形量和退火温度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特殊晶界比例随退火时间增长而增大;同一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特殊晶界比例随变形量增大而增大;试样变形量增大,内部储能就相应大,最佳优化对应的退火时间就短;25变形量1000℃退火的一组样品,退火24小时的优化效果最佳,特殊晶界比例达到58;45变形量1000℃退火的一组样品,退火2小时的优化效果最佳,特殊晶界比例达到75关键词:316L不锈钢,晶界工程,晶界特征分布,EBSD,变形量,退火时间。
Abstract
I
1984thefirsttimeWata
abeputfor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