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6.十二经脉中,会大椎、入缺盆的经脉是
fA.手阳明经
B.手少阳经
C.足阳
明经
D.手太阳经
E.足少阳经
17.经脉中上达巅顶的有
A.心经
B.肝经
C.胆

D.膀胱经
E.督脉
18.湿邪的致病特点包括
A.易伤人体下部
B.病多缠绵难

C.易于阻滞气机
D.病多反复发作
E.易损脾阳
19.易耗伤人体津液的有
A.燥邪
B.过怒
C.火

D.暑邪
E.热邪
20.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
A.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B.为阳邪,其性炎

C.善行数变,病位不定
D.性干涩,易伤肺卫
E.易合邪为病,外感
病之首
21.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的特点有
A.为阴邪、易伤阳气
B.性凝滞致气血不

C.多见疼痛症状
D.常致多种热病
E.性收引致筋脉拘急
22.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fA.为阳邪,其性炎上
B.性升散,易伤阳

C.性急迫,易生风动血
D.发病急,病险急
E.火毒相结,易致肿疡
23.与痰饮形成相关的是
A.肾失气化
B.肺失宣降
C.脾失
健运
D.胃失和降E.三焦失于通畅
24.“过劳”主要包括
A.房劳过度
B.久卧少动
C.饮食
过饱
D.劳神太过E.劳力过度
25.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
A.外感性
B.季节性
C.地区

D.相兼性
E.转化性
26.疠气的致病特点是
A.发病急骤
B.病情较重
C.症状
相似
D.传染性强E.易于流行
27.疠气又称
A.疫气
B.戾气
C.异

D.毒气
E.乖戾之气
28.气逆病变最常见于
A.心
B.脾
C.肺
D.肝
E.胃
29.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主要的病理变化有
fA.水停气阻
B.气虚津亏
C.气随液

D.津亏血瘀E.津枯血燥
30.下列哪些治法属于反治
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C.以通
治通
D.以补开塞E.反佐
31.因人制宜应考虑哪些因素
A.体质
B.年龄
C.性

D.工作环境E.生活习惯
【填空题】
1.根据阴阳的属性与可分性,昼夜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时
间是_____,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
是_____。
2.根据阴阳属性及可分性,五脏之中,脾为_____,肝为
_____.
3.心火之气有余,既可乘袭______,又可反侮______。
4.滋水涵木法又称______法、______法。
5.脾的生理特性包括_____和______。
6.五脏化五液,其中心之液为_____,脾之液为____。
7.五脏与五体的关系:心主______,脾主______。
8.人身有“四海”,其中______为髓海,______为气海。
9.“血海”既指:______,又指_______。
f10.肝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11.脾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12.肝肾之间的关系称______同源,又称______同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