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A)
来源:作者:点击率:498时间:20120606试题编号:重庆邮电大学20112012学年第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卷)(闭卷)特别提示:1、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2、不得将装订好的答题纸拆散。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方框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有两个伟大创见,即唯物史观和AA.剩余价值理论B.劳动价值论C.人本唯物主义D.价值规律2.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A)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一元论和二元论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A.存在性B.时空性C.运动D.客观实在性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A.对立统一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B)A.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6.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B)A.认识客观规律B.参加社会实践C.依靠广大群众D.制定周密计划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B)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8.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B)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9.生产方式是(C)
f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10.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BA.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C.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D.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11.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交换方式1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A)A.直接动力B.基本动力C.最终动力D.唯一动力13.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A)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B.先进思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