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准备联合五国攻赵,并三分赵国。但秦国这一连横策略没有成功,被苏秦的合纵破坏。
f公元前284年,秦、韩、赵、魏、燕五国,合纵破齐,他假秦国的武力专注于攻齐,夺取陶邑(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古陶丘被誉为“天下之中”,经济繁荣,为必争之地),为己加封,扩大自己的势力。由于他权势赫赫,导致人心不附,对秦王政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前266年,被秦王罢免,迁到关外封邑,由范雎代相,最后“身折势夺而以忧死”于陶邑。范雎向秦昭王阐明宣太后在朝廷内专制,魏冉在外事上擅权,泾阳君、高陵君等人则过于奢侈,以致比国君之家富有。这使秦昭王幡然醒悟,就免掉魏冉的相国职务,责令泾阳君等人都一律迁出国都,到自己的封地陶邑去。魏冉走出国都关卡时,载物坐人的车子有一千多辆。魏冉死于陶邑,就葬在那里。秦国收回陶邑设为郡。白起展露头角白起出生的年代,秦的国力就已经十分强大了,秦昭王十二年,秦国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强将成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秦昭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2白起白起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担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国新城(今河南伊川县西)。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以阻秦东进,秦国的丞相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出兵攻打韩、魏二国。白起上任后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将秦军主力军绕至韩魏联军后方,多次击破联军分队及后方留守之军,逐渐将韩魏联军主力包围于伊阙,最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又渡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此战白起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发兵攻魏,一举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为秦的东出崤函奠定了基础。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错联合攻下垣城。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白起攻打赵国,夺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4受封武安秦楚丹阳、蓝田之战后,楚国国势走向衰微。伊阙之战,秦军大胜,秦国意图展开南面攻势,继续削弱楚国。秦昭襄王写信给楚顷襄王,要率领诸侯与楚“争一旦之命”。楚顷襄王只得同秦讲和,并娶秦女为妇。以后的秦昭襄王二十二年、二十三年,楚顷襄王都与秦昭襄王政治会盟,表示服从于秦。4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前282年),楚国出现一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