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对外贸易
(201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前
录言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性进步二、中国外贸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三、中国外贸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四、促进对外贸易基本平衡增长五、构建全方位互利合作经贸关系六、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结束语
前言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潮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经贸合作。经过多年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中国也成为跻身世界前列的贸易大国。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促进了世界的繁荣与进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进程加快,中国对外贸易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之际,中国政府发表白皮书,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情况作一系统介绍。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性进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逐步开展对
f外经济贸易交流,但受到当时国际政治环境和国内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制约,对外贸易发展相对缓慢。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中国加快现代化建设、改变落后面貌、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30多年来,中国利用世界经济较长时期繁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利用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国内产业,在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中,实现了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货物贸易总量跻身世界前列。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43倍,年均增长168。其中,出口总额15778亿美元,年均增长172;进口总额13962亿美元,年均增长164。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04和91,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货物贸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到90年代实现了由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
f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扩大。外贸经营主体除了国有企业外,还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后二者的进出口总额目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