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析大学生短期支教中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高颜任然王昀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7年第08期
摘要“支教”即支持教育,支援教育。近年来,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支教情况普遍,但在提供支教服务的同时,也在自身素质、理论水平、管理机制等方面暴露出相关问题。如何解决并有效地推进大学生支教工作,是需要探讨的现实问题。关键词大学生;支教;对策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22010202“支教”是大学生热衷参与的志愿者活动之一,由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的支教活动属于短期支教的范畴。近年来,支教队伍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学校补充了师资力量,也取得了一些突出成就,但仍有评论说短期支教是“点水”式教育,甚至反问道“对接受支教的学校来说,究竟是帮忙还是打扰”?那么,大学生支教出现了哪些问题,如何减少支教行为中的弊端,优化支教成果?怎样在支教过程中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已成为大学生支教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受政策、社团、个人等因素影响,多数大学生愿意参加支教,参加途径主要是通过大学生社团组织实现的,以大一、大二的学生为最多。支教课程颇为丰富,主要有音乐、美术、体育、绳艺、卫生健康、古诗吟唱等。因受课程影响,支教时间一般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下午,统一采取上课的方式进行,每个班安排2名志愿者,一人负责上课,另一人负责维持纪律。像音乐、美术一类的课程,志愿者会按照学校现有的教材进行教授,而绳艺、卫生健康、古诗吟唱等课程则需要志愿者自备教材。二、大学生支教的问题大学生支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师资匮乏的问题,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给学校增添了许多生机,推动了学校发展。大学生志愿者义务支教的服务精神是值得肯定和表扬的,但在支教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缺乏统一、科学的选拔机制大学生支教社团通常采取公开招募的方法,一般在新生开学时,采用发放传单、海报等方式进行宣传,通过面试选取志愿者。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但在选拔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评分标准。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自身素质是选拔的首要条件,具备良好的教学技巧、课堂管理能力,可以提高支教效果;而另一部分大学生则更加看重志愿者是否具有良好的师德。面试的评委虽然多是参加过支教的老社员,但自身仍会存在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在选拔过程中存在着对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