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榆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软件设计白文杰0805230224能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杜超2012年1月3日
学生姓名学院专号系业
指导教师报告日期
f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题目来源(请在有关项目下作√记号)题目类别(请在有关项目下作√记号)毕业设计(论文)起止时间科研√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软件设计
实践教学学生自拟
设计√
论文
其它
2011年12月3号2012年5月18日
1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在高压交流电力系统中日益广泛的应用,谐波和无功等把问题严重地威胁着系统自身的安全稳定运行。而传统的LC滤波器等有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的诸多缺陷,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本文提出了对于一种新型的滤波器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了研究,是利用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产生与负荷电流中谐波分量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电流来抵消谐波的滤波装置。
2国内外研究状况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思想最早出现于1969年BMBird和JEMarsh的论文中。文中描述了通过向交流电源注入三次谐波电流以减少电源中的谐波,改善电源电流波形的新方法。文中描述的方法被认为是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诞生。1971年,日本的HSasaki和TMachida完整描述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1976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LGyu娜和ECStrycufa提出了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PulseWidthModulatio
控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确定了主电路的基本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从原理上阐明了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种理想的谐波电流发生器,并讨论了实现方法和相应的控制原理,奠定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础。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缺少大功率可关断器件,有源电力滤波器除了少数的实验室研究外,几乎没有任何进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型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出现,PWM技术的发展,尤其是1983年日本的HAkagi等人提出了“三相电路瞬时无功功率理论”,以该理论为基础的谐波和无功电流检测方法在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AkagiH在1986年提出用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消除谐波。1987年,MTakeda等人提出了用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和并联无源滤波器相结合的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方案。EzPe
g等人在1988年提出将串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加并联无源滤波器的结构,在这种方案中,有源电力滤波器对谐波呈现高阻抗,而对基波电流呈现低阻抗。1994
f年,HAkagi等人提出了一种综合了串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