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脑出血i
tracerebralhemorrhage在脑卒中各亚型中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居第2位。人群中脑出血的发病率为12~1510万人年。在西方国家中,脑出血约占所有脑卒中的15%,占所有住院卒中患者的10%30%,我国的比例更高,为188%476%。脑出血发病凶险,病情变化快,致死致残率高,超过70%的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或累及脑室,3个月内的死亡率为20%30%。脑出血也导致了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近年来在脑出血的诊疗方面已经有所进展,早期、积极与合理的救治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转归。
院前处理
院前处理的关键是迅速识别疑似脑卒中患者并尽快送到医院。症状突发,多在活动中起病,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推荐意见:对突然出现脑卒中症状的患者,急救人员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I级推荐,D级证据。
诊断与评估
脑出血的诊断与评估包括:病史与体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疾病诊断及病因分型等。一、病史与体征1病史采集:重点询问患者或目击者脑卒中发生的时间、症状、当时的活动情况、年龄及下述情况:是否有外伤史、高血压病史、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史、吸烟及饮酒史、用药史包括是否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或其他抗凝药物、有无药物滥用如可卡因等、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诱发出血的内科疾病如肝病等。2一般体格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与病情评估:首先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在完成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评估后,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检,可借助脑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选择治疗措施。常用的量表有: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IHSS量表;3脑出血评分量表。
f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脑出血诊断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脑CT检查是诊断早期脑出血的金标准。因此,只要患者病情允许,都应该做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有助于了解病因。1脑出血灶检查:1CT平扫:CT平扫可迅速、准确地显示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占位效应、是否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及周围脑组织受损的情况,是疑似卒中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扫描示血肿灶为高密度影,边界清楚,CT值为75~80Hu;在血肿被吸收后显示为低密度影。通过CT影像图谱,可使用易公式估算血肿的大小血肿量05×最大面积长轴cm×最大面积短轴cm×层面数,扫描层厚1cm,但对于不规则血肿病灶,则欠准确。2增强CT和灌注C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