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二、进一步加强立案受理6方便群众诉讼立案。建立预约立案制度,积极做好特殊情况的节假日立案工作。因地制宜地推行远程立案、网上立案,为行动不便的伤病患者、残疾人、老年人等提供上门立案服务。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可指定人民法庭审查立案。7及时受理起诉和申请。严禁在法律规定之外另设受理条件,不得对符合立案条件的诉求拒绝立案、推诿立案、拖延立案。严格执行立案受理法定期限,及时告知当事人立案审查结果。依法规范诉前调解程序,杜绝久调不立。8准确告知立案材料要求。向当事人提供诉状样本,耐心回答当事人的询问,全面准确告知立案材料有关要求。当事人立案材料不全或诉状内容、形式不符合规定的,一次讲清如何补齐或更正,避免当事人多次往返、反复修改。9依法提供司法救助。对符合诉讼费缓、减、免条件的当事人,及时办理有关手续,确保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对不符合诉讼费缓、减、免条件的当事人,要耐心说明理由。10加强诉讼风险告知。做好诉讼指引工作,全面告知诉讼权利和义务。善意提示诉讼风险,引导当事人理性对待诉讼,依法提出合理诉求。11开展巡回接访、视频接访。在群众涉诉信访集中的地方开展巡回接访,促使涉诉信访问题就地化解。依托法院远程视频接访系统,让人民群众在当地就可以向上级法院反映诉求,由上级法院法官通过视频进行远程接访。三、进一步改进案件审理12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切实保障当事人表达诉求、充分陈述理由的权利,尊重当事人依法自愿作出处分决定。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或疑问,应及时回应并说明理由。依法保障律师在诉讼活动中阅卷、举证、质证、辩护等权利,认真听取当事人及委托代理人诉讼意见。13合理简化诉讼程序。实行案件繁简分流,加快案件审理进度。依法适用督促程序、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提高案件审判效率。经过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案件,可依法简化程序审理,减轻当事人诉讼负担。14加强巡回审判。适当增设巡回法庭和巡回审判点,增配巡回审判车,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及时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就地结案。推行法律文书远程审批、电子签章,提高工作效率。15建立追索案件“绿色通道”。对于劳动争议、追索工资报酬、追索工伤赔偿等涉及城镇职工、农民工切身利益的案件,以及当事人追索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等案件,按照“快立、快调、快审、快执”的原则建立“绿色通道”,尽快受理,适时调解,及时判决,优先执行。16提倡调解化解纠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