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是一个地域文化。它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摄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所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3)历史悠久的中国,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力实在是不小。24古代在保护自然方面的作为:(1)在保护自然方面,孟子的重要观点就是不违天时的观念。比如,先秦时期,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一般安排在秋冬季节。(2)以后的朝代,文献记载也有一些由政府下发的有关禁止擅自砍伐山林的诏令。(3)从东汉到唐朝800多年里,黄河有一个长时间的安流期,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的植被好。
f(4)明朝初年由政府领导的植树运动。25古代自然利用方面的成就:一是开垦土地。古代相当重视对土地的深度利用。二是兴修水利。这不仅关系着农业的兴衰,而且关系着环境的美恶。唐宋时期,正是由于大量兴建水利工程,江南农作物产量才大幅度提高,最终在唐朝中期以后,南方成为经济中心。三是开凿运河。中国开凿利用运河的历史非常悠久,到隋唐的时期,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26古代利用自然的失误:(1)土地的过当开垦。如过分追求粮食生产,大片围湖造田,过度开荒植被破坏,引起沙化,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患十分严重。(2)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主要原因是统治者喜欢大兴土木。森林资源流失,黄河泥沙量变大,使下游的迁徙变成常态。黄河、长江、淮河越来越代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27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一是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二是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三是源于南楚的道家与楚辞文化。28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1)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被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2)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一些湖泊渐趋淤塞,而最终导致它们淤平的是黄河挟带的大量的泥沙。没有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黄河的为害更加严重。(3)到了明清以后,黄河夺淮入海,造成了淮河流域的大灾难;而淮河在此
以前,一直是一条河床很深便于航运的“利河”。明清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通,不从根本上对黄、淮加以治理,最终酿成更大的灾害。(4)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为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黄河由母亲河变为灾难河,固然与自然方面气候变冷、植被不易恢复有关,但无视自然规律“自作孽”的人为因素还是更主要的。29环境保护对文化发展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