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
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胡鑫镛引言
在这次美国大选中,提出了两个“美国梦”:一个是奥巴马提出的,任何一个美国公民,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不分肤色,不分男女,都可能通过自己个人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都可能从底层向社会的高层攀升,甚至成为美国总统。这个美国梦终于在奥巴马身上得到了验证。另一个“美国梦”是麦凯恩提出的,美国人期望拥有自己的房子,希望居有定所。可是这个美国梦在当今美国还不能成为现实,富有如美国者,其经济发展还不足以为所有的人提供住房。正是这场“美国梦”,成了美国经济的“噩梦”,在某种意义上,把美国推入了一场深重的灾难,引发了世界金融危机!不要将这次金融危机看作是经济运行中的反常现象。经济危机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计”,有助于我们发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调整经济运行,进一步完善经济体制。人类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经济理论的臻于完善,“经济危机”功不可没。因此,我们应该对经济危机要有一个积极的认识:它是件好事,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坏事”,就像人体的感冒发热一样,有利于提高经济体的“免疫力”。起源于美国房屋抵押贷款坏帐的金融危机正在随著信贷市场的紧缩向实体经济部门扩散,猛烈冲击著全球经济。美国的次贷危机(subprimecrisis)引发了美国的金融风暴,导致全球股市狂泻,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全球经济岌岌可危。这场金融危机,是继美国之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世界金融危机。这次世界金融危机,比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有过之而不不及。当时,中国还是一个半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在金融领域,还没有和世界金融市场挂钩,人民币还处于和世界其他货币脱钩的状态,所以那场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在很多方面参与了世界金融市场的活动,中国金融机构和世界金融机构之间已经建立起比较紧密的关系,人民币在形式上虽然还不是可兑换的国际通用货币,但是由于中国的“入世”,渐次融入了世界经济,尤其与美国经济建立了十分密切的联系,人民币已经成为坚挺的“隐性的”可兑换国际性货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外汇储备量第一的国家(约有18万亿美元),并且在美国金融市场上投
f入了数千亿美元的巨资,其中超13的份(不到7000亿美元)是美国企债券。由此可见,这场金融风暴迟早要刮向中国,影响到中国百姓的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