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人工智能的主要背景与进展
数学170441721113高芷晗1、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概念
和其他生物物种不同,人类是一种智慧型生物。人类智慧包含两个相辅相成的部分:隐性智慧和显性智慧。隐性智慧负责发现和确定创新的方向,显性智慧负责在确定的创新方向上实现具体的创新求解。更具体地说,隐性智慧是人类发现问题和定义问题的能力,需要全局性的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开拓能力,是一种内隐的创造性能力,因而不可被机器模拟;显性智慧是人类在隐性智慧所定义的问题框架内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获取信息生成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外显的操作性能力,因而可以被机器模拟。人类的显性智慧通常也会被称为人类智能,模拟人类智能(显性智慧)的科学技术就叫人工智能。隐性智慧表现在:面对环境定义的实际问题;为知识库提供的已有知识;预设的问题求解目标。这三者就是隐性智慧定义的工作框架。在这个框架下,人工智能系统所要执行的任务就是模拟人类智能(显性智慧)的能力,运用所提供的信息和已有知识解决所给定的实际问题,达到预定的求解目标。
在人类与人工智能系统之间,人类始终是主体,人工智能系统则是人类求解问题的聪明工具。由于人工智能系统接受了人类所预设的求解目标和提供的专门知识,就保证了人类主体与客体之间实现主客双赢的策略:主体赢,因为实现了主体的求解目标;客体赢,因为遵守体现在知识中的客观规律。
人工智能系统工作的基本过程:(1)人类主体(隐性智慧)首先设定工作框架,即定义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提供已有知识,预设求解目标。(2)人工智能系统收集工作框架的信息,包括模型中的本体论信息。(3)通过信息获取(感知)单元,把本体论信息转换为认识论信息。(4)通过信息传递(通信)单元,把认识论信传送到信息处理单元。(5)通过信息处理(计算)单元,使认识论信息成为适用信息。(6通过知识生成(认知)单元,根据求解问题的需要生成专门知识。(7)通过策略创建(决策)单元,把认识论信息、专门知识、求解目标转换为求解问题的智能策略。(8)通过策略传递(通信)单元,把智能策略传递到策略执行单元。(9)通过策略执行(控制)单元,把智能策略转换成为智能行为,反作用于实际问题。(10)如果智能行为反作用于实际问题的结果没有满意地实现预期的求解目标,就把误差作为新的信息反馈到信息获取(感知)单元,通过学习,补充新的知识,优化智能策略,改善执行效果,减小求解误差。2、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