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价非常高,因此偏光片一直未能实现国产化。
1995年深圳市盛波偏光器件有限公司开始涉足该领域,在从日本引进没有
f结果的情况下,转而从美国引进,经过谈判,与美国一家公司达成协议,双方决定在深圳成立合资企业:深圳盛波偏光器件有限公司,从美国公司引进设备和技术,1996年安装、调试设备,进行试生产,但由于设备有缺陷,再加上技术也不成熟,因此试生产失败,无法生产出合格的偏光片,后来经过他们自已的攻关、研制和开发,于1998年底生产出合格的偏光片,1999年正式批量生产,这是我国第一家偏光片生产厂,但由于设备的局限性,采用的是落后的干法拉伸生产技术,只能生产TN型偏光片,而且生产能力也有限,年产只有40万平方米,但他一举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为后来国内偏光片产业的发展开创了良好的局面。2005年该公司新建了一条生产线,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先进的湿法拉伸工艺技术,新的生产线仍采用干法拉伸工艺,只能生产TN、低档的STN偏光片根本无法生产TFT偏光片,只是生产能力提高到80万平方米,生产线幅宽500mm。2009年该公司又引进一条湿法生产线,生产线幅宽650mm。通过引进该湿法生产线,目的是想在窄幅650mm生产线上通过不断的做大量调试试验,摸索出制造TFT型偏光片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目前还是处于调试阶段,无TFT偏光片成品产出。
2001年,温州市侨业经济开发有限公司也开始涉足偏光片领域,该公司为一家民营企业,投资800万美元,从韩国引进生产设备,于2001年底安装设备,2002年初开始生产,年生产能力可达150万平方米,生产线幅宽650mm,可生产TN型、STN型偏光片。由于该公司位于温州市,产业配套环境不好,加上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公司发展比较慢,再后来技术人才流失,使得公司没有开发创新能力。目前该公司只生产TN、部分STN偏光片。
2004年,佛山纬达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接收了一条经台湾亚化公司转手的偏光片生产线,该生产线设备是由韩国制作的,生产线幅宽650mm。由于投资较大,成本较高,前几年公司营运比较困难。最近两年公司运营才有所好转,慢慢从以前运营困境中摆脱出来。因公司刚刚恢复正常的运营状态,再加上技术力量所限,故该公司无意向做TFT偏光片。该公司目前主要以3D偏光片生产为主,生产小部分TN、STN偏光片。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的几条偏光片生产线只能够生产TN、STN及3D偏光片,无法生产TFT偏光片,更无法生产LCDTV用偏光片,市场仍是空白。
f(2)偏光片产业链分析偏光片是LCD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