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考点明示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卢志伟
点击考纲
高考频率
对应考点
种群的特征(Ⅰ)
★★★☆☆6年4考
考点1种群的特征考点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考点3种群数量的变化
6年3考
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
考点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6年0考
(实验与探究能力)
命题预测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对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变化的考查尤为突出,以曲线和表格形式
考查种群的增长规律是命题的热点。预计20XX年仍将以种群特征、种群数量变化为重点,联
系本章其它内容及社会热点进行考查。
教学目标
1.分析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
2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3掌握“J”型曲线和“S”型曲线形成的条件及特征
4.列举“S”型曲线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
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群C校园中的全部树木2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
生物的
个体。

B一个湖泊中的全部藻类
D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
①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
,是种群
的数量特征。
②调查方法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③调查种群密度的意义
对农林害虫的
,渔业上
的确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样方法:
①适用范围:
;活动范围小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如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
密度的调查。
②过程:确定调查对象→取样→计数每个样方个体数→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
作为种群密度估计值。
③取样的方法:


④取样的关键: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合理的是A.宜选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标志重捕法:
①适用范围:

②过程: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记(数量为M)→重捕、计数(捕获数
、标记数m)→计算
种群密度N。
③密度估算公式:
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
f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只hm2。若标记的
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偏高、偏低、不变。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
的比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