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念层层相扣,通过传统社会的宗法制度、里社制度等组织形式胶着在一起,
在历史上稳定地发挥着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其次,中国人的爱国情,发端于对祖国美好河山的
热爱与崇敬与情。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生机盎然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激起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
歌咏赞颂,令无数的英雄豪杰心醉神迷。“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同志的诗句形
象地表达了中国人民的这种爱国情怀。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国人一直认为自己所生活的地方是天下
之中,为上天所赐最美最善之地,视周围地方都远远不及中原沃土。我们的先辈在军事上主要采取守
卫和防御的态势,推崇固边,贬斥扩张。一些所谓的“有为”君主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唐玄
宗、忽必烈等发动侵略战争,在历史上都遭到否定性的评价。大家都熟悉的唐代诗人杜甫的《兵车
行》就是谴责唐玄宗的“开边”政策的。中国历史上受到后人推崇和喜爱的民族英雄,几乎没有一个是
像西方的恺撒、亚历山大、汉拔尼、拿破仑那样靠率领大军远征异国而“功垂史册”的。中国历史上更
没有像西方中世纪时“十字军东征”
10961270那
样长达将近两个世纪的大规模侵略行为。相反,中国对异族对边境的骚扰和掠夺常常主动采取和柔的
政策来息事宁人。我们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的确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再次,中国人的
爱国情,发端于对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的自豪感。中国人以“以夏变夷”而骄傲,反对
“以夷变夏”。孔子欲居九夷,子路反对,认为夷族人“陋”,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唐代
1页
f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文豪刘禹锡《陋室铭》的“陋”字就出典于此中国人以文化认同视为民族认同的首要条件,而对血缘的
差异不太在意。孟子明确地说舜是“东夷人也”,可是这一点也不影响他对舜的崇敬。据陈寅恪先生考
证,唐太宗李世民的祖上是少数民族,即使这是事实,我们谁会因此对他另眼相看?大家知道,唐朝
大量任用少数民族和外国人(如日本人、朝鲜人)在朝中做官,明清两朝都任用了来华传教士担任官
职(著名的如汤若望和南怀仁,主要是负责天文观测和历法方面的事务,这在封建社会是十分重要的
工作)。中华民族之所以会有这样宽阔的襟怀,就是因为我们的先辈对本民族文化十分自信。这种心
态,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发生之后才开始变化。在民族认同上重文化因素轻血缘关系,是以汉族为主
体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