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犯罪及预防对策暴力犯罪及预防对策
摘要:随着影响社会治安的各种消极因素的增多,社会犯罪尤其是暴力犯罪愈摘要摘要
演愈烈,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暴力犯罪是指行为人以暴力或者以暴力为胁迫手段内容,非法侵犯他人人身或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暴力犯罪原因的多样性,决定了暴力犯罪对策的多样性,如果只依靠某一单项措施来控制暴力犯罪,显然不会奏效。研究暴力犯罪的对策,必须根据暴力犯罪的特点,成因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才会达到预防的目的。本文旨在从暴力犯罪的概念、特征、成因和发展趋势出发,针对预防暴力犯罪的各种对策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暴力犯罪Viole
tcrime特征成因发展趋势预防对策
1暴力犯罪的概念和范围
11暴力犯罪的概念
人类的欲望就是生存的需求,但作为社会性动物,这种生存需求不仅仅具有个体性而且具有了社会性。当个体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发生冲突的时候,即个体对自由的追逐违背了社会总体正义理念的时候,个体的需求就是必须受到克制。社会规制个体的手段有很多,刑罚是最为严厉的。因此从本质上说,暴力犯罪是一种原生态的依靠身体强力实现个体自由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已经随着弱肉强食法则的没落而不得不面对刑罚的调整。暴力犯罪是一种传统的犯罪形式,现代社会的暴力犯罪往往与其它的有组织犯罪结合,对社会治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暴力犯罪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在公民心理上造成的影响是极大的,目前我国的刑事司法政策针对此类犯罪采取积极的“防控打”的多面一体策略。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已有很大的成效,但是暴力犯罪在现代复杂的社会情况下,仍有上涨趋势。2007年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所统计的数字声称2007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各类刑事犯罪案件4746万起,与2006年基本持平。其中,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爆炸、放火、杀人、强奸、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进一步减少,同比分别下降252、113、103、19和15。(新华网)从我国的刑事法律理论和现行法律看,暴力犯罪的概念并没有被我国的刑法具体作出规定,而只是在《刑法》第20条第3款特别防卫和第81条第2款假释限制条件的规定中涉及“暴力犯罪”或“暴力性犯罪”这一概念。注释: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和“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