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文等,这的确增加了猜题、押题的难度。尤其是材料作文,几乎让人无法猜中考题,考生们要想得高分,就只有在练好写作基本功上下功夫。但与此同时,材料作文在审题上要求高,考生对材料必须认真推敲,如不能正确把握材料内涵,就可能跑题。加之材料作文容易脱离现实,引出故作深奥的玄虚文风。于是崇尚自由,要求宽松,贴近现实之声此起彼伏,话题作文应运而生。1999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拉开了话题作文的帷幕。话题作文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要求拟题新、立意新、形式新、语言新。不但不限文体,审题的要求大大降低,内容的开放程度也令人赞赏,所写作文只要与话题有关就可以了,绝大多数考生不至于跑题,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写作才能。话题作文登上高考舞台,无疑值得喝彩。它为高考作文命题改革带来一股清新的风,后来发展为高考作文的主要命题形式,持续了十来年。其次是文体形式的改变。1985年开始出现一次考两个作文的命题方式,此后便奉为定例,绝大多数时候是一大一小式,即小作文要求描写、叙述,大作文都是议论文;也有两个作文同样大小式,如1992年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和一篇议论文,都是不少于350字。这种考
f法,能全面考查考生运用多种文体进行写作的能力,但写作量大,考生在两个半小时内完成所有试题有些紧张,不容易写出有分量的好作文。从1999年开始,恢复了考查一篇大作文的形式,而且采用不限文体的话题作文,这种改变使考生能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最擅长的文体,用心写好一篇文章,体现出命题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文以载道,文章避免不了时代的印记,作文题也同样深受时代和文化的制约,高考作文命题与现实生活的紧密关系,不是谁想分开就能分得开的,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也不是谁想在高考作文命题时避开就能避开得了的。恢复高考33年后的今天,人们蓦然回首,高考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虽然作文形式在不断变化,但作文内容都无法脱离现实生活,甚至无法避开当年的热点话题。高考作文命题如果只在形式上翻新,是无法选出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的。就拿话题作文来说,虽然加大了对考生的思想认识、想象能力、语言能力的考查力度,但考生可以天马行空,自由驰骋,尽情发挥。那些会读书、勤思考、悟性强、有创新意识的考生,更容易脱颖而出。自从采用话题作文以来,出现了不少好作文,甚至满分作文。但与此同时,长达十年的高考话题作文,也催生了一种新八股文: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