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基础思想道德教育的状况
【摘要】有人曾经作过这样的比喻:孩子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这个比喻充分的说明了道德在一个人一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儿童时期是一个人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因此,提高农村小学生基础思想道德教育水平显得越来越重要。本论文在阐述农村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状况下,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农村小学生基础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做了探究。【关键词】基础思想道德教育小学生最佳时期状况探究
在农村从教过的小学老师对自己所教学生的评价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农村的孩子比较听话,好管理;另外一种却是农村的孩子思想素质差,甚至对老师刁蛮无礼。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天壤之别的看法呢?根据调查研究,出现前者评价的老师多半都是从教中低年级的,而出现后者的则是高年级的老师了。那么,学生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偏差的转折呢,而且很多农村学校中几乎每一届都是如此,这难道是小学生发展的必经之段吗?答案明显不是,那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这时候,便有很多老师呼吁了,学生的基础
1
f思想道德素质差,归根到底是农村学校没有抓好小学生的基础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的心理发生转变或者产生矛盾时,没有及时的做好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这样一来,调查研究农村小学生基础思想道德教育的状况以及寻找农村小学生基础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就显得刻不容缓了。一、农村小学生基础思想道德教育的状况1、教师不重视小学生基础思想道德教育现在很多农村教师都普遍认为,思想道德教育课没有什么好讲的,讲来讲去也就那么几点,例如要诚实守信,要有礼貌,要讲文明等等之类的。相反,讲多了学生也觉得枯燥无味,根本也没有心思听课。另外一方面,因为追求功利,很多教师也产生了消极的想法,那就是即使思想道德教育课讲得再好,也得不到什么好评,还不如好好的教好语文数学,把学生成绩赶上去。因此,出现了把思想品德课作为附带课,让班主任或其它学科教师兼代的不良现象。更有甚者,干脆就把思想品德课程改为作业课或者自习课。2、学生失去了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正确理解由于老师的不正确的引导,以及各方面的不重视原因,学生已经失去了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正确理解,认为思想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