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医养生学特色及现代发展探究
作者:陈君臻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4年第07期
【摘要】养生是人类发展有史以来亘古不变、永恒的话题,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养生学体系而言,中医养生不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蕴含丰富的哲学思维模式,因而更显其博大精深。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养生保健越来越受到重视,养生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尤以中医养生最受瞩目。本文旨在对中医养生理论体系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为中医养生学的现代化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的养生需求。
【关键词】中医养生;治未病;现代发展
1中医养生学的医学建构背景
在夏、商、西周时期,巫与医学的关系比较密切,两者虽然不同,但在一定的时期内无奈而又艰难地并存着。在这样的医学背景下,中医养生学在经历了漫长的沉淀和积累后,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内经》之前的养生文化我们可以称之为原生态养生文化,《内经》作为一部重要的医学典籍的问世,总结、升华了先秦时期及以前的丰富而零散的养生实践经验,将秦汉以前不系统的养生文化适时而又完备地纳入到中医养生理论中来,使养生学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蓬勃发展,从而初步建构了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雏形,并经后世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形成了现今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中医养生学。
2中医养生的疾病预防作用
中医养生学“治未病”理论的运用,对于一些常见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心脏病等的防治与治疗有着独特的疗效。中医养生在疾病中运用的对象多为老年人,养生方法以运动、饮食、情志养生等多方面相结合,以达到预防、改善已病状态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目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饮食健康教育如疾病相关知识指导、饮食指导、中药外治等,发现其不良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善1。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证型,针对性地采取食疗、中药足浴、太极拳、耳穴按压等手段进行干预指导,配合健康教育,血压得到良好控制,饮食控制、情绪管理、坚持运动等自我管理能力方面也有提高2。
3中医养生学特色
31形神一体观
《内经》把形神关系概括为“形与神具”,二者相互依存。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和集中表现,易受外扰而耗散,只有安宁平静才能减少其耗损;形厌动而致气滞,需运动舒展方能气血流通。中医养生中,针对形神的特性和偏颇,不完全是采用补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