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实际情况建立提高用户满意度的管理体系,通过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全面提高用户服务水平。
2结构性的战略
物流管理战略的第二层次是结构性的战略,包括渠道设计和网络分析。渠道设计是供应链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包括重构物流系统、优化物流渠道等。通过优化渠道,提高物流系统的敏捷性和响应性,使供应链获得最低的物流成本,关于物流渠道的设计在后面还要进一步讨论。
网络分析是物流管理中另一项很重要的战略工作,它为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网络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1)库存状况的分析。通过对物流系统不同环节的库存状态分析,找出降低库存成本的改进目标。(2)用户服务的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用户需求和获得市场信息反馈,找出服务水平与服务成本的关系。(3)运输方式和交货状况的分析。通过分析,使运输渠道更加合理化。(4)物流信息及信息系统的传递状态分析。通过分析,提高物流信息传递过程的速度,增加信息反馈,提高信息的透明度。(5)合作伙伴业绩的评估和考核。
对物流管理系统的结构性分析的目标是要不断减少物流环节,消除供应链运作过程中不增加价值的活动,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
用于网络分析的方法有标杆法(Be
chmarki
g)、调查分析法、多目标综合评价法等。
3功能性的战略
物流管理第三层次的战略为功能性的战略,包括物料管理、仓库管理、运输管理等三个方面。内容主要有:
(1)运输工具的使用与调度;
(2)采购与供应、库存控制的方法与策略;
(3)仓库的作业管理等。
物料管理与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必须不断地改进管理方法,使物流管理向零库存这个极限目标努力,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输费用,优化运输路线,保证准时交货,实现物流过程的适时、适量、适地的高效运作。关于库存管理的内容在上一章中已有论述,采购问题将在下面两节中详细论述。
4基础性的战略
第四层次的战略是基础性的战略,主要作用是为保证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基础性的保障。内容包括:
f(1)组织系统管理;(2)信息系统管理;(3)政策与策略;(4)基础设施管理。要建全物流系统的组织管理结构和人员配备,就要重视对企业有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例如,采购与销售部门是企业的两个对外业务协调部门,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和企业的形象,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两个部门的领导与组织工作。信息系统是物流系统中传递物流信息的桥梁,库存管理信息系统、配送分销系统、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