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8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社会发展)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驱动力(现实生活)的需求亟待新一轮数学课程改
革,(数学自身)的变化促使数学课程改革。2、加强教育理念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人
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材”)的人才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
3、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况、)形成(理论和方法,)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5、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6、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7、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8、《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9、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10从一、二学段课程标准的角度来分析,“内容标准”具有(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等特点。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12、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go
f13、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1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15、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6、(“大众数学”)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上半叶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旋律。17、(科学计算、理论、实验)共同构成当代科学研究的三大支柱。18、有学者将数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类:第一是(实用知识;)第二是(学科知识;)第三是(文化素养。)19、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20、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