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阶煤热解提质技术进展
低阶煤是指煤化程度比较低的煤一般干燥无灰基挥发分>20,主要分为褐煤和低煤化程度的烟煤。褐煤包括褐煤一号年轻褐煤和褐煤二号年老褐煤2类,约占我国煤炭探明保有资源量的13,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部和云南,少量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山东吉林和广西等地区,近年发现新疆等区域亦赋存褐煤。低煤化程度的烟煤包括长焰煤、不黏煤和弱黏煤,约占我国煤炭探明保有资源量的33,主要分布于陕西、内蒙古西部和新疆,其次为山西、宁夏、甘肃、辽宁、黑龙江等地区,吉林、山东和广西等地区少量赋存。褐煤全水分高达20~60,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一般为11.71~16.73MJkg。由于高水分,高含氧量,低发热量,再加上褐煤易风化和自燃的特性,其不适合远距离输送,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低煤化程度的烟煤原煤灰分一般低于15,含硫量低于1鄂尔多斯盆地不黏煤和弱黏煤为特低硫低硫特低灰低灰煤。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将褐煤低阶煤提质改性技术和中低温煤焦油制清洁燃料及化学品关键技术列为重大技术研究计划,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应性广的褐煤低阶煤提质改性技术与工艺,针对中低温干馏焦油开发提取化学品及加氢制清洁燃料先进技术,低阶煤热解提质迎来了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1热解提质技术发展历程1我国煤热解技术的自主研究和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北京石油学院现为中国石油大学、上海电业局研究人员开发了流化床快速热解工艺并进行10td规模的中试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工工大学聂恒锐等人研究开发了辐射炉快速热解工艺并于1979年建立了15td规模的工业示范厂大连理工大学郭树才等人研究开发了煤固体热载体快速热解技术,并于1990年在平庄建设了5.5万ta工业性试验装置,1992年8月初投煤产气成功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现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研究开发了多段回转炉温和气化工艺,并于上世纪90年代建立了60td工业示范装置,完成了工业性试验后续国内又涌现出的代表性工艺有浙江大学循环流化床煤分
f级转化多联产技术、北京柯林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带式炉改性提质技术、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国富炉工艺。2近年来,我国在进行自主研发的同时引进了美国的CCTI工艺,计划用于内蒙褐煤的热解提质。3在引进LFC工艺的基础上,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组建技术联合体对其进行创新性研究开发,重新申请专利和商标,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