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现代化的现状研究
【摘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也是中国整体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研究中国农民现代化的现状对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关键词】农民现代化;价值观念;独立性1现代化理论的概述11现代化理论的内涵“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涉及社会生活诸领域的深刻的变革过程,这一过程以某些既定特征的出现作为完结的标志,表明社会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其理论主要有:(1)亨廷顿(美)、阿尔蒙德(美)等从政治学方向阐述现代化的核心是政治现代化,并且呈现同质化、进步化、全球化和不可逆转等特点,强调政府权力的合理性与有限性。(2)弗兰克(德)、库兹涅茨(美)等从经济学方向研究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现代化,其主体是城市化、工业化,其关键为经济的持续增长,且研究注重经济与政治、文化、宗教的变迁之间的联系。(3)帕森斯(美)从社会学方向进行研究,认为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社会呈现出市场化与法制化的特点,国家制度出现理性化与权威化。(4)英克尔斯(美)从人文学方向研究现代化,提出“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的观点,现代化的人是社会稳定、发展和和谐的基础,强调人的进取创新精神和独立自主的品格。(5)布莱克(美)从行为学角度提出现代化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的观点,开始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评价现代化水平。(6)中国学者牛文元从系统学方向揭示了现代化的特征动力性、质量性、公平性,并提出中国现代化的艰巨性。12中国农民现代化理论的内涵人的现代化理论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个人现代化更为重视创新与合作、注重个性化,提出核心社会目标为人类幸福最大化。中国农民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发展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多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教育
f是关键,农民经济的现代建构是基础,农民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引导是根本,农民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完善是保障。作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作为个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中国农民的现代化就是中国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化,表现为农民独立性、理性化和主体性的强化,农民行为伴随着经济性、政治性、文化性和社会性1。在现代化过程中,农民扬弃传统因素并接受新观念,最终将具备现代性的所有人格,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