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组织机构设置以及部门集中程度;5生产方式。12、检查表的作用:1保持审核目标的清晰和明确;2保持审核内容的周密和完整;3保持审核节奏和连续性;4减少审核员的偏见和随意性;5减轻审核员的负担。13、不进行第一阶段现场审核的条件1组织的规模及现场范围很小;环境因素简单;2审核组长已经充分了解受审核方的现场以及其环境因素与影响,认为具备认证审核的条件;3审核组有充分的资源保证,在受审核方的配合下,可确保一个阶段的审核能满足审核准则的全部要求。14、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1了解受审核方的基本情况;2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可行性;3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重点。
f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15、二阶段现场审核的实施包括哪些活动:1举行首次会议;2审核中的沟通;3向导和观察员的作用和职责;4信息的收集和验证;5形成审核发现;6准备审核结论;7举行末次会议16、审核证据、审核发现、审核结论的关系:审核证据是与审核有关的并能够证实的审核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就是审核发现;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有的审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就是审核结论;17、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1体系能保证实现组织的环境方针和目标指标;2对重要环境因素能够实施有效控制;3形成一套自我完善的机制;6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4提高环境保护意识;7环境行为的改善5遵守与有关的程序或作业指导书的规定。18、审核报告的主要内容:1审核目的2审核范围,尤其是应当明确受审核的组织和职能单元或过程及审核所覆盖的时期;3审核委托方;审核组长和成员;4现场审核活动的实施日期和地点;5审核准则;6审核发现;7审核结论。19、监督审核和初次审核的区别:1监督审核至少每年进行一次;2监督审核派正式的审核组按审核程序进行,其人数不少于初次审核的三分之一;3可抽查若干过程,但在证书有效期内要覆盖所有过程;20、监督审核重点关注哪些内容,答以下内容每次监督的必查项目:内审和管理评审;对上次审核中确定的不符合采取的措施;投诉的处理;管理体系在实现获证客户目标方面的有效性;为持续改进而策划的活动的进展;持续的运作机制;任何变更;标志的使用和(或)任何其他对认证资格的引用。
f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21、一阶段、二阶段审核区别:1目的不同:一阶段审核侧重于了解和收集信息,确定是否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