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起脚尖,触摸星空《狼》观课心得
2017年12月7日,我有幸参与了优秀教师商利平老师执教的“青蓝工程”示范课,内容为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8课《狼》。本节示范课是一节常态课,旨在使新教师体验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常态,学习如何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学习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一次听课中我收获了很多。第五单元单元总结中写到“阅读文章增进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单元总结的基础上,我认为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应有三个方面:(一)继续文言文知识的积累,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及词类活用等;(二)在理解段落大意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三)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认识到人类智慧的强大。生活中面对困难,冷静面对,运用智慧加以解决。在本节课中,我发现商老师在学生预习的培养上十分用心,这是我一直忽略的问题。在已往的教学中,我也曾布置过预习作业,但学生预习作业仅仅流于表面。预习不仅仅是阅读课文或是查出生字词,它包含很丰富的内容,比如:作者信息、文章结构、段落大意等。同时,预习还是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的体现,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很多
f方面的信息。本节课中,学生在课文预习阶段就已经解决了文学常识的积累、段落大意的理解,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语文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走出课堂,融入学生生活中。其中,预习就是一个重要手段。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提高自身信息检索、信息筛选、信息提取、理解概括等能力,这些不仅仅应用于语文教学,还同样应用于其他学科,在以后步入社会同样不可或缺。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课堂的第一阶段就可以成为学生预习成果展示阶段,从而达到将课堂还给学生的目的。《狼》这一课在预习阶段有很多的信息可以作为知识的拓展,如:(一)蒲松龄(二)《聊斋志异》(三)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专集之最著名者”“用传奇法而已志怪”;郭沫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我认为在个体预习生成阶段,可以更多的放给学生去展示,形式上,可以是知识竞赛、知识闯关等,既可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又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走组互动形成在我已往的课堂中同样流于表面,我也思考过如何改变小组讨论不深入、没有效果的问题,一直没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