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自满、刚愎自用
罗贯中笔下的关羽另一个性格特点是骄傲自负,目中无人。这是造成其败走麦城、惨遭杀害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关羽是刘备政权中一名重要成员,五虎上将之首,他历尽坎坷,身经百战,为蜀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他对刘备尽忠尽义。可谓一代忠臣良将。然而关羽自身“刚而自矜,目中无人”的性格弱点却断送了蜀国大好河山。如同在蜀汉这局棋中,关羽这一子走错,兵败麦城,便落得个满盘皆输的结局。分析关羽骄傲自满,刚愎自用性格的成因。我们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自身原因:创业时身经百战未尝做过别人的手下败将,唯一的一次失败还不是由于自己的武艺不如别人,还博得曹操的折节招降曲意相待,这何尝不是自己骄傲的资本。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之势已定。刘备等人也有了荆州这块安身立命的地方。后来蜀汉版图节节扩张,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国,将荆州的防守大任交给关羽。关羽如此的受重用,于是他的骄傲自负,目中无人,骄傲轻敌的性格弱点便慢慢滋生开来。(2)、外在因素:刘备定益州时,马超从汉中来降。关羽写信给诸葛亮,欲与马超比武,诸葛亮知关羽好胜,故回信说“梦起(马超字)兼知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琼,彭之徒,当于翼德,并驾争先。犹未及髯公之绝伦逸群。”关羽得书后很高兴,像个孩子得家长夸奖般将信遍传给宾客们观看。诸葛亮的这个举措固然平息了事端,但无形中也进一步滋长了关羽的骄傲情绪。关羽骄傲自负,还表现在唯我是大,目中无人。
二、悲剧命运
关羽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是本书中难得的有性格形成过程的人物。我们可以分析他的性格形成过程来看他最终悲剧的原因。任何悲剧人物的产生离不开社会环境以及自身性格特征。汉末诸侯纷争,三分天下的社会环境是形成关羽悲剧命运的外部原因。而关羽目中无人,骄傲自矜的性格缺点又是导致其命运悲剧乃至孙刘联军破裂,葬送蜀国大好河山的内因。
罗贯中笔下的关羽性格的悲剧性。首先在于他带着明显的社会和时代烙印。关羽自幼熟读兵书,识书知理且武艺超群,忠心的希望能够作一个上报国家,下报黎庶的人。然而朝廷腐败,社会动荡,却使他被迫杀了仗势欺人的权贵,逃亡江湖五六载,郁郁不得志,后遇上刘备张飞二人,桃园结义后,虽然情同手足,同食共寝。但是在诸侯割据,群雄角逐中由于刘备没有地盘,只好寄人篱下,看着别人的脸色过日。
后来频繁的战争,又造成了三兄弟几度失散,关羽在刘备投奔袁绍后,死守下邳,保护袁绍妻小。但不幸中敌人调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