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最终演变成一场全球性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由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其爆发以来的影响范围之广、冲击强度之大远超过预期,是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金融体系的所有机构遭受重创,从住房贷款抵押公司扩大到对冲基金、投
f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25家商业银行相继倒闭,两大住房贷款抵押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被政府接管,美国国际集团AIG、花旗集团等大幅减计资产。危机迅速向欧洲和新兴市场传导和蔓延,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主要货币间汇率宽幅振荡,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市场信心严重受挫,投资者恐慌加剧,全球主要股市振荡下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道琼斯欧元区STOXXS0指数和月经225指数较年初分别下跌405%、443%、421%。金融结构陷入经营困境,大幅减计资产,资产价格迅速下跌,金融结构纷纷降低杠杆比率,致使信贷市场紧缩加剧甚至冻结,金融体系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不足。跨国金融机构纷纷抽调境外资金缓解压力,韩国、巴西、阿根廷等国资本大量外流、本币急剧贬值,外汇储备大量消耗,偿债能力不断恶化。最终导致全球实体经济陷入衰退,居民消费、工业生产以及进出口增长大幅放缓,各国经济增速放缓。据IMF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将萎缩13%,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将分别出现28%、42%和62%的负增长。
2
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21我国金融业现存在的问题2006年12月11日,我国迎来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根据WTO承诺,我国取消所有对外资银行的所有权、经营权的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中外金融机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目前我国金融业经营水平低、金融监管落后。211我国银行业经营水平低,风险控制落后于外资银行我国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高,阻碍着银行业健康发展。2009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了2008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2008年第二季度,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为110317亿元,占比743%,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仅为384亿元,占比050%。212监管不适应当今金融环境我国金融监管采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分业监管体系。但当前金融监管体系的监管目标不清晰,监管活动针对性不强,监管方式手段不先进。
22国际资本跨国流动威胁我国金融稳定
f221易出现货币流动性泛滥等金融危机征兆金融业开放对资本流通的限制减弱,而经济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