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6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7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8交通应便于作业。9选点人员应按技术设计进行踏勘,在实地按要求选点定位。当利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以及觇标是否安全、可用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43GPS控制网的网形布设及精度分析
本测区设计以边连式布设D级GPS点4个,级控制网采用3台接收机观测,D分2个观测时段进行观测。GPS网相邻点间基线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a2bd2
2
f式中amm为固定误差;bppm为比例误差系数;dkm为相邻点间的距离。GPSD级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相邻点最小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12~13;最大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2~3倍。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D级
平均距离(km)固定误差amm510≤10
比例误差b1×106≤10
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145000
注:当边长小于200m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0mm。
44GPS控制测量作业要求
441基本技术要求为保证GPS测量精度,采用载波相位静态相对定位作业模式,D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D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有效观卫星截止高平均重复时段长度数据采样测卫星度角°设站数mi
间隔s数≥15≥4≥16≥6015
级别D级
PDOP值<5
注:1、观测时段长度应视点位周围障碍物情况、基线长短而作调整;2、可不观测气象要素,但应记录雨、晴、阴、云等天气状况。442GPS卫星预报和观测调度计划1)保证GPS作业观测工作顺利进行,保障观测成果达到预定的精度,提高作业工效,在进行GPS外业观测之前,应事先编制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预报表应包括可见卫星号、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最佳观测卫星组、最佳观测时间、点位图形几何强度因子等内容。2)编制预报表所用概略位置应采用测区中心位置的经、纬度。3)作业组在观测前应根据参加作业的GPS接收机台数、网形及卫星预报表编制作业调度表,其内容应包括观测时间、测站号、测站名称以及接收机号等项内容。
45观测准备与过程
3
f出发工作前应检查电池容量是否充足,仪器及其附件是否携带齐全;作业前应检查接收机内存是否充足;天线安置及测量过程应符合下列要求:1作业员到测站后应先安置好接收机使其处于静置状态,然后再安置天线;2天线可用脚架直接安置在测量标志中心的铅垂线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