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沈阳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
作者:陈凌白曹永利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02期
【摘要】通过计算沈阳下辖4个县(市)三次产业区位商和产业产值在地区生产中的比重,我们认为康平和法库目前是第一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新民和辽中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均具有优势的混合型发展模式。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体现于优势产业的发展,为此针对两种不同的模式我们探讨了相应的发展路径。康平与法库应完善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体系,探索农业产业化的有效组织模式,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县域特色产业新民与辽中应以民营经济为主体,重视引进外来企业和企业家群体,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形成产业关联度较高的工业集群。【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路径选择一、引言沈阳经济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是沈阳经济区的核心,沈阳市辖9个市区、3个县(康平县、法库县、辽中县)、1个县级市(新民市)。县域面积占沈阳土地面积的73,县域总人口为2042万人,占沈阳总人口的28。2013年,沈阳经济总量的19、第一产业增加值的68、第二产业增加值的18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9是由县域经济创造的。从这些数字中不难看出,县域经济在沈阳经济发展中占有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县域经济在沈阳经济中具有不可忽视作用,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沈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沈阳下辖的康平、法库、辽中、新民四个县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发展模式、发展路径都各不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与沈阳市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各县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要想缩短县域经济与沈阳的差距,必须了解其发展模式,了解各县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沈阳各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分析从县域主导产业视角对其发展模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农业主导模式、工业主导模式、服务业主导模式、混合型发展模式四种类型。农业主导模式强调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农业较强的前向产业关联效应,以带动县域整体经济发展工业主导模式是指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无论从产值还是就业比重都已占主导地位,并将这种模式分为三种情况:大城市依托型工业化、内生型工业化及开放型工业化突出服务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的模式,可以称之为“服务业主导模式”。有两个以上主导产业的属于混合型发展模式。县域主导产业一般通过区位商的计算得出。县域区位商理论计算公式如下:
f龙源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