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二)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上节课,学生已经经历了独立探索发现菱形性质的过程,通过折纸等活动学生体会了“实验猜想证明应用”的科学探索过程,认识了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这些都为本节课进一步探索发现相关定理提供了较好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学生将探究菱形的判定定理,应该说,有了上节课的铺垫,本节课可以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探索。第一个定理的证明中,需要首先明确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关系,这样为后面一系列定理的证明打下基础;第二个定理教科书中是通过设置一个尺规作图的问题引入的,在学生自行完成尺规作图并明确了作法的可行性后,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证明过程。
1.知识目标:理解菱形的判别条件及其证明,并能利用这两个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能力目标:(1)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2)经历实际操作,探索菱形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的能力;(3)在具体问题的证明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实验论证、逆向思维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通过“实验猜想证明应用“的数学活动提升科学素养4.教学重点(1)菱形判定定理的证明(2)菱形判定定理的应用5.教学难点
f学生独立完成证明的过程,增强学生对待科学的严谨治学态度。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第二环节,温故知新;第三环节,展示交流,引导探究;第四环节,独立证明,交流提高;第五环节,实际应用,练习巩固;第六环节,课堂小节,回顾思考;第七环节,作业布置。第一环节:课前准备
活动内容:制作菱形(1)在一张纸上用尺规作图做出边长为10cm的菱形;(2)想办法用一张长方形纸剪折出一个菱形(3)利用长方形纸你还能想到哪些制作菱形的方法活动目的:通过制作棱形的过程学生可以体会菱形的判定条件,从而为课堂上的探究,尤其是理论证明做铺垫。同时以这种比较有趣的形式对这部分知识进行自主预习,激发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的注意事项:(1)长方形纸片也可以用三角形纸片,详见“拓展资源”文件夹中的相关内容;(2)记录制作过程以备在课堂上演示讲解;(3)方法越多越好第二环节:温故知新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