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中石灰土基层施工工艺及常见的质量通病防治201207241428【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摘要:针对石灰土施工过程中影响压实与强度的因素以及常见病害产生的机理进行认真的分析,同时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石灰土强度的形成原理,是在粉碎的土料中掺入适量的具有一定细度石灰,在最佳含水量下压实后,既发生了一系列物理力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形成石灰土的强度。灰和土发生系列相互作用,形成板体,提高了强度和稳定性。一、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材料要求(1)石灰:石灰土所用石灰宜用13级新石灰。(2)土:石灰土所用土以就地取料为上策,凡塑性指数在4以上的砂性土、粉性土、粘性土均可用于修筑石灰土,塑性指数717的土最好(易于粉碎均匀,便于碾压成型)。(3)水:一般饮用水或不含油质、杂质的干净水均可使用。2、机具(以机械拌合配备)选择(1)水车(3540t)23台,消解石灰,拌合灰土用。(2)压路机8t一台,12t一至二台。(3)拖拉机履带式5475HP(马力)或胶轮55HP(马力)3台,45铧犁一台,耙(缺口重型圆盘耙)1台,平耙1台。(4)找平机1台。3、作业条件(1)土基(路床)已验收合格(地下管线已竣工),中线高程等的测量工作已能满足铺土要求。(2)石灰土已消解过筛,数量能满足施工拌合段需要。(3)备土①是不作路床利用路床标高以上的土层,预留好灰土层需要的土层度,其上直接铺石灰就地翻拌;②是路床成活后,摊铺拌合好的石灰土。(二)施工程序1、拌合(1)碎土利用拖拉机牵引(悬挂)多铧犁,干拌2遍,先从拌合段(一般200300m)起点边线插犁(内翻)向内逐次耕到中心,从中心向外逐次绞耕(外翻)到两侧边线,如此反复两遍,然后重耙四遍,轻耙两遍使土翻向中心,外翻四遍,轻耙一遍将土犁到设计深度,不留空白。(2)干拌用重耙在已翻拌松动的混合料上进行碎土拌和,翻拌遍数应视碎土和翻拌均匀程度而定,一般不少于四遍并使耙过的混合料达到基本平整,有时可使重耙尾随铧犁配合作业,然后轻耙两遍,再使土翻向中心;犁耕一遍,又重耙四遍,轻耙两遍,检查犁的深度,土的颗粒符合要求,使灰土拌合基本均匀,表面比较平整。(3)湿拌干拌完毕立即测定含水量,并视施工季节控制洒水量,加至最佳含水量,洒水量须严格
f掌握,宜早洒、勤洒、细洒,洒水完毕进行湿拌,先外翻一遍,将上层加水的灰土层翻入下层,又将底层未拌匀的灰土翻至表面,再用重耙四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