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传输工程管理手册之线路工程工艺篇
11、杆路路由复测
目录一、杆路部分
f12、杆路立杆
13杆路拉线
14、杆路吊线
15、地线、避雷线的安装处理21、光缆单盘测试22、光缆路由复测与配盘
23、杆路架空光缆敷设
24、管道光缆敷设25、光缆接续26、光缆接头盒安放27、光缆成端制作28、防雷处理29、光缆测试
121、挖杆洞122、立杆123、号杆131、挖拉线坑132、(埋)地锚出土133、制作拉线、撑杆、高拉装、吊板拉134、拉线警示保护管安装141、吊线抱箍的安装142、吊线布放制作143、吊线接续144、吊线过路警示牌(管)安装145、架空光缆(吊线)防电处理
二、光缆敷设部分
231、敷设光缆232、光缆挂钩隔距233、光缆预留及过杆保护234、光缆宣传警示牌安装235、水泥杆引上钢管及保护的安装236架空光缆进入塔下屋基站安装241、管道光缆敷设242、管道吹缆243、管道光缆盘留、余弯及固定处理、244、光缆标识牌的挂放
f一、杆路部分11杆路路由复测
1通信杆路应按设计图纸进行路由复测,路由复测是对设计路由的核实和进一步优化的过程,复测中发现设计路由与现场环境不符或不合理、不安全时,可提出合理的变更方案,在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同意后方能实施。2复测中要着重把握工程的难点,如过电力线、过轨、过河、过江、过路、过桥等,作为工程监理的侧重点。3通过路由复测,应摸清工程沿线地上杆路、绿化、地下管线障碍,以及终端杆、角杆拉线等地锚装设位置和情况。4通信杆路应按设计规定的杆距立杆,杆距一般市区为35m40m,长途为45m50m,通信杆路杆距间距离在轻负荷区超过60m,中负荷区超过55m,重负荷区超过50m时,应采用长杆档的建筑方式。划分线路负荷区的气象条件应符合YD51022003《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系统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5路由复测时,根据杆路架设线路的性质,杆路架空光缆线路与其他建筑物间距应符合YD51022003〈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系统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6设计要求角杆的测量中禁止有“S”弯,两反向角杆要求至少有一根直线杆,但在线路跨
f越公路铁路河流时要求至少保持2根直线杆。
12杆路立杆121挖杆洞
深度14m符合设计要求
深度115m与设计不符
正确:杆洞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错误:杆洞深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1挖杆洞前应校对该标桩位置是否与图纸或复测的记录相符,确认无误后方可挖洞,水泥
杆洞宜为圆形或长方行;2挖杆洞,杆洞深度应符合如下要求:
电杆类别杆长m普通土m
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