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梁子湖高中高三第一次适应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上述分析说明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君臣政治B.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C.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D.西周的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2.“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职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就领本省军队。同时,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C.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D.专制主义皇权达到顶峰
3.在分析刘邦与项羽胜负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安国侯王陵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这反映出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D.稳固统治须依靠满足部将利益
4.南宋杭州富阳县“重于粪桑,轻于壅田”,称“备田不耕,一枝桑必争护”。粮食生产“仅支半岁,半岁所食,悉仰商贩”。由此可知A.南宋杭州不适于农业生产C.当地的市场意识相对浓厚B.土地集中导致缺粮问题D.工商业阻碍种植业发展
5.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1
f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C.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6.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丧家命僧道诵经设齐通“斋”,用酒祭祀作佛事,以为资冥福,出葬用以导行。这种风气政府禁而不止。这主要反映出A.外来文化渗透到民间各个方面C.北宋儒家思想丧失了传统地位B.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表现D.北宋统治迷信色彩浓厚
7.某学者认为,在古代希腊,自由完全是一个政治概念,与此相适应,他们承认个人对社群权威的绝对服从是与这种集体性自由相容的,可以说“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