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感性工学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I
troductio
a
dApplicatio
ofKa
seiE
gi
eeri
gi
ProductDesig
陈浩淼,费凤强
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目标是“人”,“以人为本”的功能主义设计思想主导了我们今天的产品设计。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设计中对“人”的研究是非常复杂的,牵涉的因素众多,存在着非线性多重耦合的关系。过去的产品设计只是侧重于对设计对象定性的推演与发现,随着现代工业设计思想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设计方法已无法满足体验经济时代人们对于产品认知的需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种新的设计理念与手段,感性工学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这一新兴学科基本的理论框架,并据此就感性工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做一初步的探讨。
一、感性工学概述
11感性工学的产生作为一种设计方法与理念,感性工学(Ka
seiE
gi
eeri
g)最初的研究起始于日本广岛
大学工学部,研究者试图通过感性分析探求建筑室内中居住者的情感诉求,当时称作“情绪工学”。至于“感性工学”一词,则最早是由时任日本马自达株式会社社长的山本健一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并于1988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人机工学会议上得以正式定名。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日本产业界全面导入感性工学技术与理念用于产品、建筑、环境与城市设计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以感性工学方法设计的日系高档汽车在欧美市场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就是个很好的佐证。12感性的定义与特性
感性,一般可以理解为: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对事物所呈现出的反应人的感觉的知觉和表象的实践产物。简言之,感性是对思维主体的一种客观属性的描述,是对客观事物物化行为的主体性认识。
感性具有以下的特性:◇主观性;◇独立于知识理性之外;◇介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缓冲区;◇既是静止概念,又是动态的概念。感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引起的一种主观感受,由于感性是感觉对描述对象所形成的最直接的语义表达,所以一般认为感觉是感性的第一表征(图1),感觉的量化也成为了感性工学研究的重点与先导。
刺激
感觉
感性
评价
选择
图1认知决策过程
13感性与产品设计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我们已经跨入了体验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经由低层
次的物理功能需求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情感需求(图2),产品应该给予消费者更加交互、
1
f更加独特的体验,以获取充分人性化的体验价值。只有在服务经济、体验经济时代下,人们的需求才是高度的人性化,甚至是单独的、纯个人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