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五章第四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4)能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2情感目标2情感目标1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2在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时,养成与人和谐相处、团结协作的精神。3技能目标3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2)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3)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发
三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教材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势能的大小的决定因素.最后,教材给出了机械能的概念,并指出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2学情分析:动能势能所涉及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他们学情分析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实验及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迎合学生的好胜、好强心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2教学难点:2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f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1教学模式:1教学模式:教授与学习教学模式2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1多媒体展示:使学生更加生动的体会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引导猜想:正确引导学生对于未知知识的合理猜想3实验验证: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的正确性4提问引导:在讲课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认知5讲授课程:对所学知识进行讲解6自主学习:让学生列举运动物体能做功的现象,并分析这些不同事物的相同点,进而得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