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改、转措施。可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预测生活污水负荷量,健全城市排水系统,沿湖铺设污水管道,把沿湖生活污水引入城市总排污管网,对城市污水进行集中控制和处理,避免沿湖居民生活污水和第三产业的综合废水直接排入湖中。将工业污水截污后在厂内进行处理,循环再利用,减少工业污染源;对于餐饮服务业和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要清浊分流在高浓度污水的排放点建沼气池,沼气作燃料,沼渣作为农作物有机肥。2面源污染及其控制工程21面源污染的特点面源污染是指在降雨和径流冲刷作用下,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域进入受纳水体而引起的污染。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①土壤侵蚀,②农田化肥、农药施用、农村家畜粪便与垃圾,③农田污水灌溉,④城镇、矿区、建筑工地和林区地表径流污染,⑤水体人工养殖,⑥大气干湿
f沉降,⑦底泥二次污染等。其主要特征为:发生区域的随即性、排放途径及排放污染物的不确定性以及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的差异性。目前,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农药、化肥、畜禽养殖污染量大面广,有一定治理难度。从5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农药施用量增加近100倍,成为世界上农药用量最大的国家。我国每年因农药中毒的人数占世界同类事故中毒人数的50。而且由于农药的大量流失,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全国化肥使用量也在成倍增加。1995年是1978年的4倍。目前,偏施化学氮肥,使氮、磷、钾比例失调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大量化肥流失,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成为水体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由于大量化肥的使用,农村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减少,畜禽业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加重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脱节。畜禽粪便的还田率只有30多,大部分未被利用。1998年全国畜禽粪便产生量是当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34倍。这些畜禽粪便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同时,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一直是困扰农村环境的一大难题。据1991年和1997年两次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乡镇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化学耗氧量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增长了226、565、2466和552;在全国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控制的情况下,乡镇企业排污量却在增长,这将对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22面源污染的控制根据河湖所处环境的不同其外源性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有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面源污染。(1)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于湖泊水体,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危害范围最大、程度最重,已成为湖泊富营养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