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一:农民增收问题一、存在问题1农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足。2市场体系不健全,存在城乡二元化体制。3农业科技落后和农业服务体系缺乏。4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足。5农业经营体制不完善。2009年2月1日,正式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即《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再一次锁定“三农”问题,文件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首要任务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对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重视。国家统计局2006年7月18日公布数据显示,2006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97元,实际增长11.9%,增速回落O.6个百分点。而在第一季度,农民增收增幅同比回落是0.4个百分点。农民增收的这种逐渐下滑趋势令人担心。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另一个数据,城乡居民收入比在今年上半年又创新高,达到了3.337:1,高于去年底的3.224:1。这里面当然也有个参照物的因素,2005年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农民增收黄金年,一系列惠农政策在这一年陆续出台,如免除农业税,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对中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两免一补”,都在农民增收上直接显示出来。在今年上半年,虽然原有惠农政策有了进一步加强,但由于基数的提高,政策效应在统计数字上的反映就没有去年明显,何况,政策本身也还有个效率递减问题。另外,作为农民增收一大亮点的畜牧业,由于消费的疲软,对增收的贡献也呈明显下滑趋势。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原因分析1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疏于维护。2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农民增收的渠道和手段太少,缺乏长效机制,应对市场能力偏弱,市场体系建设不健全。3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和交通水电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公共设施落后。4由于农村土地流转不畅,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导致耕地季节性抛荒,耕地资源隐性流失。5农村农民的“无组织”状态,缺乏专业性的农业经营性组织和农业服务组织。影响农民增收的七个因素第一,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由于目前我国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加入wT0后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进口会逐步增加,这必然会造成国内粮食等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回落。今后,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潜力越来越有限。
f第二,农业结构不合理。在告别短缺之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