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格兰仕微波炉价格战案例分析报告
纵观中国微波炉市场,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990~1992年为市场导人期,1993年开始进入成长初期,增长速度非常快。1995年以来,中国家电业开始出现微波炉合资热。国外的跨国公司纷纷将目光瞄准中国刚刚启动的微波炉市场,意欲继空调、彩电之后,再次控制中国的微波炉市场。从需求方面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者处于购买力的积聚阶段。大家电日趋饱和,而购房购车又无望,消费者手中通常有一笔随时支出的消费资金。这笔资金,在最小的刺激下,有可能迅速用于消费。1996年国家两次下调存款利率,国债投资无门,股市的大起大落,促成了社会上的一笔数额庞大的游资。这笔游资在一定刺激下,也可实现消费。“格兰仕”认识到,消灭竞争对手的最好的办法是在其成熟之前将它打垮,抢占市场份额成为竞争的焦点。自1995年以来,格兰仕不遗余力地推动有关微波炉知识的消费引导,已起了明显的作用。消费者对微波炉的兴趣、了解日趋成熟、完善。扩大总需求成为格兰仕加快自身发展,加大市场发展的主要途径。要想扩大总需求,最佳方法是减少消费者的消费壁垒,即解决产品的定价问题。在上述背景下,格兰仕实行价格战是势在必行。
一价格战过程
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市场的微波炉渗透率很低。1992年,中国微波炉市场容量仅约为20万台,且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大城市,其中仅上海一地就占了70。1993年,中国市场微波炉平均价格超过3000元;而当时中国最富裕的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427723元。据报道,1995年,中国城市微波炉购买者的目标价位多集中在1000至1600元这一区间。
1992年,格兰仕微波炉进入微波炉市场。1996年8月,格兰仕微波炉第一次降价,平均降幅达40,当年实现产销65万台,市场占有率一举超过35。1997年,格兰仕开展大幅降价和让利活动,形成了城市家庭购买微波炉的狂潮,一年之中,格兰仕微波炉由几十万台扶摇直上,产销量逼近200万台,占据国内半壁江山,以八成的市场占有率稳稳的坐在这一领域的王位。1996年至2003年的7年间,共进行了9次大规模降价,其降价的幅度大,每次降价最低降幅为25,一般都在3040。从1992年格兰仕进入微波炉行业至今,微波炉的价格由每台3000元以上降到每台300元左右。但是无休无止的价格战、促销战使得这一行业领域硝烟弥漫,纷争不断。国内的诸多企业在这场短兵相接的厮杀中人仰马翻,而一些国际品牌也在这场被称为“世界末的殊死之战”中溃不成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