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因此要放手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动手操作怎样得出三角形面积公式,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变抽象为具体。学生探索交流后可以得出以下几种推导方法:方法一:数方格
方法二:将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5
f方法三:通过割补可以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通过分析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三角形的相互关系,得出三角形的公式:Sah÷2。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正明白了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也深刻理解了“除以2”的涵义。这样的教学,借助数形结合,促进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深刻理解,还强化了“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
四、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形结合有时能使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得比较直观,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考察,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形,把图形的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问题,或者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的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化难为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有线段图、示意图、数形图、几何图、韦恩图和表格等方法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下面的例子就是借助表格来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的。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鸡兔同笼》这节课中,即采用假设法解题时,运用数形结合,可以使极为抽象的假设法变得直观形象。例题: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题中有两个变量:鸡和兔,鸡的只数增多,兔的只数就要减少,反之鸡少了兔就多了。但它们总的只数和腿的条数是不变的。教学中,让学生理解鸡与兔是两个变量十分困难,教师单纯用语言是无法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的。因此,教材就采用了数形结合(即表格),帮助学生理解鸡兔这两个变量的。在表格中学生通过猜测和尝试,逐步优化思路和方法:从有1只鸡开始一个一个地试,到几只鸡几只鸡地变化尝试和调整,到最后假设鸡和兔各占一半,两步到位,也就是10鸡,10只兔,共有60条腿。腿比实际54条多了6条,因为每多算一只兔子就会多算2条腿,说明多算了3只兔子,得到:7只兔子,13只鸡的正确结果。此时,再进一步延伸到假设法列式解决,即假设20只全部是兔子,得到算式:(20×454)÷(4-2)13(只),水到渠成,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45
f五、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整理数学知识体系
我们上完一个单元、一册书或整个小学阶段,就需要对相对应章节内容进行
复习整理,使学生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