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产力的必要途径主要措施有1加快和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形式和组织体系的创新。引导和扶持农民按照自愿的原则去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机械化合作组织和农机服务组织。有六种模式可以推广一是组建股份制农机合作社二是鼓励种粮大户牵头实行股份制经营三是建立基层农机站承包有偿服务的模式四是开展农机作业委托经营五是由大企业承包实行反租倒包经营模式六是组建国家股、集体股、个人股的混合经济股份合作社。2加大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投入力度。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发展农业机械化使过去由国家和集体投入为主变为国家、集体、个人和社会共同投入的新机制。3搞好培训服务。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农机职业学校、农机生产与销售企业都应把对合作组织的培训服务作为重要工作。培训内容包括技术培训、合作教育以及各级干部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者的培训。4开展市县级农机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农机管理服务重点站建设升级竞赛活动推广农机科技示范园的成功经验。5强化农机技术与质量监督维护用户权益。一是加强农机化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农机产品质量认证和推广鉴定工作三是加强农机使用质量跟踪调查。6完善农机市场准入体系培育市场中介。严把质量关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进入市场的企业或组织进行资格认定实行会员制对销售不合格产品的企业取消会员资格维护用户利益积极发展并完善各种农机产品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加强相互协调和行业自律。三、建立农艺和农机专家共同确定农业耕作、栽培技术的机构与机制农艺与农机相结合就是农机与农艺两者和谐、协调发展的过程农机与农艺理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农机化发展初期两者发展不均衡、不同步的矛盾并不显得十分突出。随着农机化向农业生产各个领域渗透手工劳动畜力作业逐步被机械作业所替代两者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两者的矛盾也将随之加剧所以有必要建立农机与农艺专家共同确定农业耕作、栽培技术的机构与机制。如何更好的解决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问题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1加强组织协调。农机与农艺的配套涉及农业、农机两部门的科研、技术推广、农机具生产制造等诸多部门。因此有必要建立由东北三省各级农业部门牵
f头由农业农机科技人员参加的协调组织认真制订当地农机农艺配套协作技术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引进推广与当地农艺相适合的新式农机具。2适当增加对农机化的投资比例。国家投向整个农业的各类资金应该说力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