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又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造成对空气的二次污染。
四影响市容
目前我国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很低,许多地区建筑废弃物未经任何处理,并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未能及时转移的建筑垃圾往往成为城市的卫生死角,混有生活垃圾的城市建筑垃圾如不能进行适当的处理,一旦遇到雨天,脏水污物四溢,恶臭难闻,往往成为细菌的滋生地。而且建筑废弃物运输大多采用非封闭式运输车,不可避免地引起运输过程中的废弃物遗撒、粉尘和灰砂飞扬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容貌和景观。可以说城市建筑垃圾已成为损害城市绿地的重要因素,是市容的直接或间接破坏者。
五安全隐患
大多数城市建筑垃圾堆放地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意性,留下了
12
f不少安全隐患。施工场地附近多成为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场所,由于只图施工方便和缺乏应有的防护措施,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垃圾堆出现崩塌,阻碍道路甚至冲向其他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13
f第三节国内建筑垃圾产量
一目前建筑垃圾存量较大
一我国基建量全球最大
中国每年的新建筑面积达到20亿平方米,全球40的水泥和钢材都用在了中国的建筑工地上。我国是当前世界上基本建设量最大的国家,占全世界年整体建设量的50,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从1991年到2005年短短15年间,我国建筑垃圾每年的产生量从6600万吨急速攀升至接近6亿吨。
根据2010年底调查研究表明,国内每年建筑垃圾产量保守估计在8亿吨以上,并且不包括渣土之类可直接或间接二次利用的那部分,并且每年均呈增长趋势。
二大城市建筑垃圾普遍存在不当处理
建筑垃圾主要在全国的一些大、中型城市产生,这些城市建筑更新速度快,建设规模大,建筑的装饰、装修耗材多,是建筑垃圾的主要来源。
北京:自2000年以来北京申奥成功,各项奥运工程相继启动,北京市建筑垃圾产量节节攀升,在2001年就已经到达了排放高峰期,当年总量达3300万吨,2005年北京市建筑垃圾排放量达3600万吨,平均每日排放10万吨。按北京市常住人口1800万人计算,人均排放建筑垃圾约2吨年,是发达国家人均排放约03吨年的7倍。下图是北京市20012005年内的建筑垃圾产量图,可见其平均水平已经超过3000万吨年,居全国建筑垃圾产量榜首。尽管近几年北京建筑垃圾产量持续走高,很大程度是因为受城市建设和奥运工程的影响,奥运工程完工后,建筑垃圾也不会有较大的回落,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