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历史的人,总是觉得历史上那么多事,那么多人你一个一个的看,过于枯燥和无聊。但我相信,我会喜欢《明朝那些事儿》有一个原因是我和当年明月都一样年轻。我们生活在一个体制化程度逐渐降低并在很多地方向非体制化过渡的时代环境,所以幸运的是,我们没有因为习惯而被体制化了,所以我们有头脑,有思维。当年明月的这种“年轻”在书中的体现便是文字白话,语言口语化,使之通俗易懂。风格幽默,人物鲜活化,使之吸引读者。同时,史实正规,主线清晰化,使之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让人很轻松的阅读历史,让历史很轻松的被人记住。
这部书的可贵之处还不仅限于此,除了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在书中,作者还从历史人物特定环境下的角度出发,描写了大量令人折服的心理活动,正像作者自己说的,他不是写历史,而是写人物,更是以心写史、写人。开创了心灵历史的先河,达到了以心写史的巅峰。正是由于作者自己用心深入到了历史,深入到了历史人物的内心,读者才能理解一段历史,理解一件史事,理解一位历史人物,进而使思想得到升华。
除了这些,本书的另一个闪光之处便是加入了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评价、人伦道德的演绎。在历史上,不同的朝代,在针对着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会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即使在相同的社会转型期阶段,各个朝代的制
f度也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于此,作者做了全面的分析,客观的评价,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他将张居正改革与宋朝的王安石改革从起因、人物主观因素、措施、改革理念、结果、意义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对比与分析。完全结合历史事实,论据充足,论证有力,论述清晰。凸显出其一定的学术价值。而在其对比分析过程中,作者以其特有的幽默风趣的笔法再次将严肃专业的制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再次体现了学术性与趣味性的统一。而在人伦道德的演绎中,作者也以其善于深入人物内心的特点,不依据历史定论的感情色彩先入为主,而是先客观的将其作为一个普通人看待,从人物所做事件的背后出发,从人物的成长历程中探索原因,而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这样一来,就使得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了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众多人物中,印象最深得是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出生于战乱年代,从小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二十一岁的时候被朱元璋分封到大都(今北京)燕王,由于太子的存在,朱棣年轻时代几乎没有什么追求,他知道自己继承不了皇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