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读者如能做出应有的结论,庶④不致辜负这一套珍贵的《新绿文丛》的期望。注释:①年高德劭:年岁长,品德高。劭(shào),(品德)美好。②醍醐:tíhú,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③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女想要奉养父母而父母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④庶:shù,几乎,差不多。,1.通览全文,可知这是季羡林先生为__________________写的一篇____________(文体名)。
2.本文中称母爱为“人间第一爱”是因为这种爱
(抄录原文回答)3.根据文中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mí()补抖sǒu()温xī
()pì()美
4.给句中加点的词语写出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惟愿读这一套书的读者们,仔细玩味每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末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中的“这”指的是
(不超过24个字)6.文章4、5两段阐述谈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的价值和意义。不符合该文段意思的是哪几项?(多项选择)()
A.可以知道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着温暖。B.想起母亲,眼泪就会潸潸涌出,甚至在睡梦里哭醒。C.即使华佗、歧伯再世也无法医治“我”心中的创伤。D.可以获得甜蜜和温(xī
),净化和抚慰自己的灵魂。E.在悲伤的时候,会化悲为喜,抖擞精神,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2
f【答】:(
)
7.“《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今同恨的事。”这句话中的“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文章末段说:“读者如能做出应有的结论”,其中“应有的结论”应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六)1、《新绿文丛》;序言。2、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3、(弥)补,抖(擞),温(馨),(媲)美。....4、体会、品味(或:欣赏、回味等)。5、古今没有人将写母爱的文章搜集编辑在一起供人们阅读。6、B、C。7、遗憾。父母过早的离世,古今的孝子们都无法很好地报答自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8、对《新绿文丛》的良好评价。
3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