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答案:(1)、晚:“归艘”“钟声”望:“江”“青山”“远帆”“空”“老鹤”(2)、诗人运用了比拟手法,老鹤与钟声之间本无任何关系,一个“带”字,把无形的钟声物态化,把老鹤拟人化,不仅写活了老鹤也写活了钟声,从而使整首诗歌在动与静,听觉与视觉,实写与虚写几个方面有机结合,耐人寻味。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春北宋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这首诗既有“残花”、“子规”(杜鹃)一类的意象,又有“燕子”、“东风”一类意象,诗人究竟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赏析】
5
f这首诗写暮春三月的景象。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
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
东风就是指春风,子规,杜鹃鸟经常在暮春啼叫。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表达珍惜的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这首诗的子规(杜鹃)与以往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带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四、布置作业:朗读这些诗歌
第三节意境复习目标:1、了解诗词意境的涵义。2、掌握分析意境的方法。3、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分析意境。复习的方法:以历年的高考试题为范例和模板,总结体悟意境的程序和要义,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年的高三复习备考。教学时数:二课时一、习题试探阅读下面一唐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二、知识梳理意境美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主要是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特征。阅读和鉴赏古典诗词曲,
6
f一定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媒介,进入到作品创造的意境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并进行鉴赏评价。
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意境宏阔空寂、缠绵、婉转、朦胧;(清丽、隽秀)幽静、幽美、淳朴、宁谧;恬淡、静美)繁丽、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繁复)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感伤、哀婉的意境)示例: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人正是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