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是诗人光未然在抗战初期转入敌后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黄河险峡急流,目睹黄河的恢宏气势后创作的。当时正值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千千万万英雄儿女投入了抗日洪流,诗人以黄河两岸人民抗日救国的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了伟大祖国和人民的顽强不屈。“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包括《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黄河颂》是大合唱中第二乐章,歌词唱出了黄河的雄姿,颂扬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三、学习课文:(一)、听整体感知:1、听课文《黄河颂》swf配图朗读。2、听歌曲《黄河颂》。3、请问:听配图朗读和歌曲后,你有何感受?4、词语认读、理解、识记学习:巅diā
狂澜lá
哺育bǔ澎湃p
gpài滋长zī浊流zhuó一泻万丈xia体魄pò屏障pí
gzhà
g5、讨论交流,感知内容:这首歌词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写什么?(分为三个部分:朗诵词为序曲,展现了黄河的伟大坚强。主体部分分为望黄河;颂黄河。末尾激励我们学习黄河的精神。)(二)、读欣赏体会: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气势。1、提问:师生互动,讨论交流,体会思想感情:(1)、哪一个字统领了望黄河部分?(“望”字统领)(2)、作者望到黄河什么景象?这些景象分别从哪些角度去观察、描写的?(3)、作者通过这些景象描写,展现了黄河怎样的气势?
f(波澜壮阔)(4)、作者从哪些方面去颂黄河的?突出黄河对中华民族有哪些贡献?(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历史贡献;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地理优势;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精神价值)(5)、歌词中三个“啊”字对“颂”黄河起什么作用?(是感情高亢昂扬的标志,又是歌颂意思的转换和划分。由实到虚,层层推进,文气跌宕起伏。)(6)、从黄河的身上,我们学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伟大而坚强)(三)、诵品味探究:方法步骤:学生自己大声朗诵朗读比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