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旋毛形线虫
一形态
成虫:线状,微小,♀34mm♂1416mm;雄虫尾端有1对叶状交配器,无
交合刺。
虫卵:124μm×6μm,横纹肌中发育成熟,并卷曲在梭形囊包,内含1~2条幼虫,多至6~7条。
二生活史
要点:1寄生部位(成虫):成虫寄生在小肠,幼虫在横纹肌内2感染阶段:幼虫囊包3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4成虫寿命♀1~2个月5特点:成虫和幼虫寄生在同一宿主体内,在发育和完成生活史过程中,无外界的自由生活阶段,但必须通过吃不熟的肉,才能更换宿主使虫种延续。
三致病
致病过程分为3期
1肠道期(侵入期)胃肠道症状,约1周。2急性期(幼虫移行期):全身肌肉酸痛、压痛,以腓肠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疼痛最明显,约2~3周。3恢复期(囊包形成期):症状消失,约4~16周。
四诊断
旋毛虫病表现较复杂,诊断较为困难。应询问病人有无食入过生肉或未熟肉的病史,有群体发病的特点,并能从患者肌肉内活检出幼虫囊包为确诊依据。1.病原诊断采用活检法,自患者腓肠肌或肱二头肌取样,经压片或切片镜检有无幼虫及囊包。如果患者尚有吃剩的肉,亦可用同法检查,以资佐证。但阳性检出率仅50。2免疫诊断环蚴沉淀试验(CPT)
五流行
1旋毛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但以欧洲、北美洲发病率较高。2旋毛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已知有百余种哺乳动物可自然感染旋毛虫病。猪为主要动物传染源。3旋毛虫幼虫囊包的抵抗力较强,能耐低温。晾干、腌制、涮食等方法常不能杀死幼虫。幼虫需在15℃下20天以上才死亡。4生食或半生食受染的猪肉是人群感染旋毛虫的主要方式,占发病人数的90%以上。
六防治
1改变食肉的方式,不吃生的或未熟透的猪肉及野生动物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1
f2执行肉类检疫制度,未经检疫的猪肉不准上市,发现病肉要坚决焚毁;扑杀鼠类、野犬等保虫宿主,是防止人群感染重要环节。3治疗:阿苯达唑是首选药物,有驱除肠内早期幼虫及抑制雌虫产蚴作用,且能杀死肌肉中的幼虫,并兼有镇痛、消炎功效。如在感染后第1周内用药,尚有防止或减轻症状的作用,治愈率可达100%。
2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