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电阻的串联教案二_高二物理教案_模板
第二节电阻的串联教案二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和推导使学生理解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2.复习巩固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3.会利用串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二教具学生实验:每组配备干电池三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欧、4欧、5欧各一只三个,导线若干。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阅读本节课文前的问号中提出的问题,由此引出本节学习的内容。板书:〈第四节电阻的串联〉2问:什么叫串联电路?画出两个定值电阻串联的电路图。同学回答略,板演电路图参见课本图873问: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板演电路图上标出I1、I2和I。板书:〈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I1I2I。〉4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U与分电压U1、U2的关系是什么?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在板演电路图上标出U1、U2和U。板书:〈2.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5几个已知阻值的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和各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2.进行新课1实验:测R1和R2R3串联的总电阻。问:实验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答:用伏安法测电阻。只要用电压表测出R1和R2串联电阻两端的总电压和用电流表测出通过串联电阻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测两个定值电阻R12欧、R24欧串联总电阻的实验电路。如课本图85所示。进行实验:①按伏安法测电阻的要求进行实验。②测出R12欧和R24欧串联后的总电阻R。③将Rl和R3串联,测出串联后的总电阻R’。将实验结果填在课文中的结论处。讨论实验数据,得出:RR1R2,RR1R3。实验表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2理论推导串联电路总电阻计算公式:上述实验结论也可以利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从理论上推导得出。结合R1、R2的串联电路图课本图86讲解。板书:〈设:串联电阻的阻值为Rl、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根据欧姆定律,可得:UIR,UlI1Rl,U2I2R2。由于UU1U2,
f因此IRI1R1十I2R2,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II1I2所以RR1R2。〉请学生叙述RR1R2的物理意义。解答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提出的问题。指出: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总电阻也叫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板书:〈3r